
疫情爆发至今,全球消费购物习惯也极大地被重塑,商务和数字支付在加速变化,精品卖家、品牌卖家如何消费升级型产品,占领消费升级新高地?未来是慢速拓展,砌好基建之路,还是垂直奔着一个产品,心无旁骛地往上怕?品牌内部的创始人老板为何和与职业经理人之自建该如何分工合作?
在《市场营销学》概念里,“存量市场”等于鱼塘里“现有可捕捞的鱼”,你越勤快,捞鱼越多。“增量市场”,刚好相反,是需要先养后捞的市场。
目前传统电商早已进入存量时代,市场份额普遍被大牌卖家紧紧握在手中,那么对于中小品牌卖家来说,进入下一个增量市场——跨境电商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于国内传统电商,国际跨境电商市场更大,加上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优势,前景光明。
但相比于现在2020年那批借着跨境电商风口蜂拥而至、挤爆门槛的各大电商平台的新手卖家,早有高瞻远见的卖家在此前便已将目光放在海外。
在稳定运行国内电商一年后,2013年,广州心曲创始人张红发果断选择继续横向拓展海外平台。
“所有平台于我而言,都仅是一种销售渠道而已,加上亚马逊开店成本不高,我认为这是个机会,便拿着入场券提前进场了。另外,做跨境电商,最终是要回归到产品,产品好,哪个渠道都值得尝试。”张红发说。《饱年备饥粮之工贸一体跨境电商卖家多平台多渠道出海记》
除此以外,心曲也十分注重供应链生产,且在2019年收购了一家外贸工厂,期望能通过消费者反馈信息尽快完成自身产品优化,及时解决买家痛点。
从全渠道国内电商到全渠道跨境电商工贸一体卖家,在跨境老鸟张红发看来,这也许是创业途中的偶然触发,但结合目前全球跨境电商行业趋势,多渠道多平台铺设是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继续点亮产品价值、实现品牌出海的必然结果。
在创业初期投身国内电商巨头淘宝的广州拓普旺创始人郭超敏也是在意识到国内电商行业正处于恶性竞争甚至跟风出货、打价格战的状态后,决定进入一个新的创业领域——跨境电商。《从淘宝到跨境电商 构筑系统性资金风险管控壁垒的精品创业路》
从淘宝到跨境电商,郭超敏感到他的创业之路并没有那么安稳,反而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因为卖家的高速成长取决于对内、外部系统性风险的高度认知与把控:选品方向、成本优化、运营技巧、人才培养、资金周转,任意一环都不能失控,否则整个企业都可能陷入困境。
“以前真的是光脚不怕穿鞋,因为原本什么都没有,到现在慢慢稳定下来了,发现各种各类的一些问题,基本上是以前遇到过,甚至踩过坑的,都是花钱买出来的教训,所以相比其他没有接触过的,应对这些问题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在郭超敏看来,资金充足可以解决大部分非系统性风险,“当你资金大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可以避免。”
卖家能否多平台多渠道布局取决于卖家的资金是否足够支撑持续地投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多平台多渠道布局是难但正确的事,也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德国哥布林创始人许彬说:“当这个趋势不可逆时,我认为有时候可以把杠杆拉满,放开手脚去做,虽然有很大风险,可能一不小心身家就没了,但也有很多人就是这么起来的。市场永远都是处于博弈阶段的。卖家本身也需要自我评估,充分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德国哥布林许彬:欧洲跨境逆算开启?!德国海关对离岸VAT稽查!》
面对当下的跨境电商环境,跨境卖家要做些什么事情?许彬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归纳总结就是先防守再出击。防守就是尽可能地抛货,回笼资金。现金流稳妥了,尽管在亚马逊清剿过程中被波及到了,也能很快重整旗鼓,恢复活力。”
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跨境电商卖家的关注重点,但同样是跨境外贸,B2C卖家相比于传统B2B卖家,普遍在资金管理差异和风控管理上表现得更为薄弱。一些平台卖家不是真的缺钱,而是由资金回流速度周期性长带来的“阶段性”缺钱。
在跨境电商三人行访谈中,广州漫威科技创始人王迪也对此表以认同——毕竟按照钱回笼速度,B2B资金回笼速度肯定比B2C更快,风险更低。“外贸企业在接单之前,会先收足够的定金再拿货,出货后再把尾款收回来,企业的资金链就相对安全且充裕。”《饱年备饥粮之工贸一体跨境电商卖家多平台多渠道出海记》
相反,B2C卖家在资金管理层面上会有明显的束缚性。一直以来,旺季没钱、淡季更缺钱,“资金流”困难一直是让他们抓耳挠腮的问题。平台卖家不仅要提前3—4个月发货到海外仓进行囤货,还要支付相关的物流费用、供应链钱款;甚至在产品销量预估出错之际,还要支付额外一笔仓储费用。
因此,当卖家其后备资金赶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时,“资金流”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陷入“订单暴涨,实际却亏损”的怪圈之中。在资金动态管理上,王迪也给出对应建议——首先,要与供应商、物流商在结账期上达成共识;另外,在资金收款上最好是选择快速结账、安全可靠的支付工具。
同样,在Skyee产品负责人宋燕玲看来,流动资金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境内外资金的优化和管控,是作为跨境电商卖家最后的防线,是直接关乎卖家生死的大事。《跨境饱年备饥粮之从电商外贸到多渠道出海卖家资金管控》
“卖家需尽可能保障淡旺季资金链的稳定和通畅,而非一旦遇上突发性风险,就被动下陷入’资金牢笼’里。其次,即便深陷‘资金沼泽’,作为持续跟进用户资金安全的金融服务商,我们也有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给予卖家定量的资金帮助。”宋燕玲补充说。
skyee市场品牌负责人周静说:“从整个行情来看,不少卖家都在跨境赛道上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在这其中,很多人开始发力布局、优化自身链路,因此资金链的健康对维持企业有效运转十分关键。”她说。《饱年备饥粮之工贸一体跨境电商卖家多平台多渠道出海记》
但对广大中小卖家而言,想顺利获得融资还存在比较多的难点。
Skyee销售总监秦江说:“其实我们观察到在跨境电商这个行业,很多卖家的产品都有亮眼的卖点,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在融资这一块有很多难关亟待攻克,因为他们都是初创企业,或者说是一些贸易型的公司,没有能力跟传统银行贷款。”《从淘宝到跨境电商 构筑系统性资金风险管控壁垒的精品创业路》
由于跨境电商行业重资产的特性,以上矛盾对业内卖家,尤其是亚马逊卖家犹如致命一击。哪怕只是一笔资金跟不上,只差几十万、一百万,但不能及时得到借款,就有可能导致整条业务线全盘崩塌。
因此,在跨境电商行业内创建合法、合规、高效的融资服务体系对改善行业生态、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卖家淡旺季资金链的稳定和通畅,而非一旦遇上突发性风险,就被动陷入“资金牢牢”里,其次,即使深陷“资金沼泽”,作为持续跟进用户资金安全的金融服务商,Skyee顺势而为,推出了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给予卖家定量的资金帮助。
一直以来,资金流都是跨境卖家的生命线,金融服务生态能让卖家更从容的维护自己的生命线,面对随时变动的全球跨境电商销售渠道和市场的起伏。
意识到资金流重要性的何润龙,转型为多渠道跨境卖家资金赋能者。在他看来,买家想要依靠跨境电商发家,最基础、最根本、最绕不开的源头是“钱”。《桥彼道何润龙:从跨境平台运营者到多渠道卖家资金赋能者》
桥彼道副总裁何润龙解释说:“桥彼道(Qupital)是一家于2016年成立于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在香港、上海、深圳都开设了办公室。作为跨境支付生态领域的赋能者,一直致力于解决卖家融资不顺、借贷困难以及阶段性‘缺钱’难题。”
在何润龙看来,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除赋予多渠道多平台支持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践行着赋予企业融资最大价值——通过数据提高融资效率,改善风控流程,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尤其是在客户体验上,桥彼道坚持“以卖家为中心”的数字化融资方案,以通过合作形式帮助卖家实现更深层次的商业价值挖掘。
从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各行各业,尤其是旅游、餐饮、零售、影视娱乐等产业生态,都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但与此同时,全球消费购物习惯也极大地被重塑,商务和数字支付在加速变化。
一方面,移动支付消费迎来升级,使用频率提高,用户数量增加,网上订餐、直播电商、社群电商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活跃……全球正处于消费升级,从线下到线上,不可逆的消费习惯在后疫情时代悄然形成,且成为大势所趋。
但另一方面,因疫情重创,人民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消费降级迹象也得以显露——消费者期望降低生活体验,降低个性、品味、态度,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在消费上的物美价廉。
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双重趋势攻击下,消费者对新消费场景提出更多的产品需求。首先,从室内到户外,从工作到教育,都在要求跨境企业强化其研发和销售阶段的“快反能力”;其次,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品牌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精品、品牌卖家们如何进行品牌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创新销售模式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8月24日,主题为“匠心筑梦,亿起·观未来”的新一期eBay“创e会”在深圳隆重举办。eBay发布“星辰计划”,推出新品预售模式及相应六大支持举措,助推精品卖家、品牌卖家快速打开海外市场的销路,共同打造消费升级型产品,占领消费升级新高地。
eBay作为平台方,为何在此时推出“星辰计划”,新品预售模式又是什么?品牌如何与eBay平台站内外强强联合,帮助品牌实现站内销量靠前,且拥有品牌认知度的高效成绩?稳健前行的电商鼻祖,轰隆碾压的eBay坦克,今年又会有哪些措施?《冲锋号吹响:eBay新品预售战略的跨境电商消费升降级》
疫情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跨境电商的服务生态。购物场景不断在变化,所有跨境从业者,服务商、卖家乃至工厂,都必须依托于基础服务生态才能生存,但生态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庞大的资源投入和漫长的等待,方能见到成效。
以最常见的基础设施——物流为例,过去海外的物流服务商如FedEx、DHL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让中国人初步接受了快递,而在“三通一达”横空出世,以及国内物流基础生态完善之际,国人才开始消化掉“快递”的概念,并将快递业务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因此,对于跨境电商任何的企业和服务商而言,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企业的未来是慢速拓展,砌好基建之路,还是垂直奔着一个产品,心无旁骛地往上怕?企业应该更看重其商业应用服务,还是使用价值?
当行业吹爆DTC出海时,Shopify却宣布新定位:全球电商基础设施提供商?为何?事实上,跨境电商卖家高度依赖于软硬件的基础设施,但全球范围内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无法满足不了巨量新增需要?
TikTok倡导的内容、社交、电商三者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大网红做卖家,粉丝购买,平台作担保,赫然形成完密闭环,似乎DTC独立站、SaaS等看似“高大上”概念吸引力大大降低:既然一台手机就能玩转电商,何必花成百上千美元订阅Shopify?《亚马逊向左、Shopify向右 火爆DTC出海潮时转身做基础服务商的Shopify?》
消费习惯的重大改变,以及跨境电商服务生态的不断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商及零售品牌纷纷跻身出海,在渠道探索、模式创新和品牌溢价上加快海外市场的布局。
但所谓“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一方面,经过1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已成为一条总规模数千亿美元的出口新赛道;但另一方面,从草莽走向成熟的过程,也并非是康庄大道,而是一路披荆斩棘。尤其是经历亚马逊这波封号暴击之后,5万跨境商家还要翻过几座大山尚不能得知。
不仅是跨境电商行业震荡下行,国内零售电商也面临品牌老化的“顽疾”,品牌升级迫在眉睫。包括美特斯邦威、茵曼等中国传统零售代表,也纷纷转向出海道路。于他们而言,跨境出口电商不仅意味着新出路,更是寻找增量市场、以及生存的新空间。
但在阿米秀接触的众多中国传统品牌的职业看来,大多是中国零售电商品牌目前无法做好跨境电商。其中关键原因在于——品牌内部的创始人老板想实现权威能力验证与负责项目组建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生存本能下营造混沌之间反复博弈失控。
两者角色之所以存在互相博弈,不仅是出发角度不同,更是因为两者在最终目的上难以达到统一。而要想解决这种横贯在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在布局海外业务上的认知决策矛盾性,就必须要求双方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噩耗:中国品牌大多未来无法做好跨境出口电商?!》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