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凉透没?多模态与专业化细分或扭转局面?

作者:Peak 发布时间:2022-12-01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Omdia数据显示,智能音箱最大的市场——美国在2022 年第二季度该产品的销量继续收缩,同比下降 14%。截至 2022 年 4 月,已有超过 35 款智能音箱停产,46个(63%)的品牌自2019年以来没有发布过新的智能音箱,34个(46%)的品牌自2018年以来没有发布过新的智能音箱。另Strategy Analytics统计,2022年一季度,阿里、百度、小米的智能音箱出货量分别下降25.6%、23.8%和18.5%。

近期轰轰烈烈的全球裁员潮中,电商巨头亚马逊的目光自始至终没离开过Alexa部门,无论是前期裁员“预热”时所谓的“正密切评估智能音箱Alexa业务”,还是真刀真枪裁员并将智能音箱业务板块划为重灾区。亚马逊联合创始人、前CEO杰夫·贝索斯曾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项目在万众瞩目中被正式宣告跌落神坛。

2014年11月,亚马逊智能音箱诞生,开始在行业中引发一阵智能音箱追逐风气。智能音箱的出现,更像是众多企业“从家居端切入互联网,实现万物互联”目标指引下,对冰箱、洗衣机等端口发展成果不甚满意后的新尝试,比如亚马逊智能手机项目失败后转向了智能音箱,如今亚马逊又转向了家庭机器人项目,当然,这是后话了。

亚马逊智能音箱业务启动之初,贝索斯将该项目列为亚马逊的重点发展项目,宣称让消费者通过语音进行购物、支付以及智能家居遥控等操作。智能音箱Echo起初确实没让贝索斯失望,一度重塑着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且有几年的时间,尽管谷歌、苹果等巨头也纷纷推出智能音箱,但亚马逊依旧占据着市场最大的份额。

如据Canalys2019年的数据,全球智能扬声器市场在当年第二季度增长了55.4%,达到2610万台。谷歌的出货430万台,亚马逊则凭借660万台Echo智能音箱出货量和61.1%的同比增长率,保持了市场领先地位,中国的阿里、百度、小米在亚马逊与谷歌之后。

(来源:Canalys)

可看似辉煌背后,亚马逊智能音箱发展颓势已显。早在2018年《纽约时报》就报道亚马逊智能音箱业务损失了大约 50 亿美元。但当时亚马逊有内部文件称:“我们希望在人们使用我们的设备时赚钱,而不是在他们购买我们的设备时赚钱。”此后,Alexa设备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亚马逊这一次裁员清算中,仅2022年第一季度Alexa设备部门亏损约30亿美元。

无独有偶,Meta裁员时也拿门户智能扬声器设备项目开刀。而这些巨头在智能音箱领域的“陨落”无疑为该行业敲响了警钟。何况,当前整个智能音箱市场也陷入了整体低迷的发展困境中。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Omdia数据显示,智能音箱最大的市场——美国在2022 年第二季度该产品的销量继续收缩,同比下降 14%。截至 2022 年 4 月,已有超过 35 款智能音箱停产,46个(63%)的品牌自2019年以来没有发布过新的智能音箱,34个(46%)的品牌自2018年以来没有发布过新的智能音箱。另据Strategy Analytics统计,2022年一季度,阿里、百度、小米的智能音箱出货量分别下降25.6%、23.8%和18.5%。

(来源:Omdia)

大致来看,智能音箱市场陷入低迷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无法准确理解用户指令做出正确反映问题自诞生指出就一直被诟病。如Loop Ventures曾有研究数据显示,对于用户“更够更多纸巾”的请求,Alexa正确率为71%,Siri只有68%。

二是隐私泄露与信息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如2018年,Alexa设备将用户的对话录音发给了错误的用户以及亚马逊员工通过智能音箱偷听用户私人谈话等传言引发了消费者对智能音箱数据与隐私安全的怀疑。

(来源:PWC)

三是功能相对单一,没能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前文提到,智能音箱的出现是带着智能家居“中控”的角色登场,但显然,市场的下行说明了这一构想的初步失败。此前智能音箱主张的是无触屏式的快速、便捷式响应,核心壁垒是内部的语音助手上,好比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中的Alexa、谷歌Google Home中的Google Assistant、苹果Apple Homepod中的Siri,其功能更多停留在日常生活问答、听音频节目层面,亮点不多。当语音助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端口,功能相对单一的智能音箱除了在有音乐偏好等音箱需求的消费者家中,用武之地被大大削减。

如eMarket统计数据显示,更多用户会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语音助手而不是智能音箱。且预计2022年美国将有 1.252 亿人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语音助手,88.1%的语音助手用户会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语音助手。

(来源:eMarket)

四是行业低价格内卷,巨头垄断市场。由于纯音频式智能音箱的功能相对单一,加之众多企业纷纷向先人一步从智能音箱中争夺智能端互联入口,行业陷入了低价内卷的非良性竞争中。此时有足够资本的大佬才玩得起,市场被巨头垄断局势明显。这也是为何亚马逊的智能音箱设备即使一度占领着行业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却亏损不断。

基于此,对于依旧想要发展智能音箱业务的卖家而言,多模态与专业化智能音箱或将是在萧瑟大环境下扭转局面的机会。

首先是多模态智能音箱产品迭代。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音箱正在进行一场必然的自我革命——从纯音频到带屏再到纯屏幕的转变。这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将音箱的功能融入了屏幕中,就像广播媒体形态到电视媒体再到融合媒体形态的演变,样态上与视频形式融合,功能上也更为丰富。

例如,目前国内的智能音箱出海三巨头——百度、阿里、小米,都在进行智能音箱的带屏设计,为用户提供多模态、多应用场景的产品。就拿百度来说,其智能音箱产品更多是依赖于其自身庞大的AI生态打造,以及广泛的智能家居产品业务合作,从而实现高准确度应答、多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控制、适配多群体应用场景的丰富。例如小度智能屏音箱X8,集幼教服务、智能家居控制服务、老年人陪聊服务、影视娱乐服务、语音与视频通话服务等于一体。

(来源:小度商城官网)

其次是往智能音箱专业化发展。对于很多智能音箱卖家而言,一时间建构起整套智能系统生态难度不小,且若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实力也很难支撑起整个智能音箱生态系统。但是,在欧美音乐文化影响下,尤其是美国人对音响设备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朝着专业化的细分赛道布局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但卖家也要注意技术的迭代,从音质方面进行技术加码。好比华为在智能音箱业务上,重点向音质倾斜,主打高端音质。

同时,个性化的外观设计以及个性化的内容回应也是消费者购买智能音箱时考量的因素。Pew Sesearch数据表明,56%的美国消费者认为智能音箱在接收与反应用户指令时考虑用户的兴趣和偏好,进行个性化的反馈非常重要。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已有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

{{ item.comment_content }}
{{ item.show_time }}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