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件海外仓不是轻小件海外!垂直品类中心仓+卫星功能仓将是标配!利润流血点遍布售前售后维修配送服务要害,没有本土功能仓,中大件卖家将半身不遂?”到底应如何优化改变中大大件跨境卖家海外仓越做越亏、越做越死的死亡螺旋?
截至发稿前,国际海航发生突发性事件,多艘船只行至红海水域时遭到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四家国际航运企业陆续宣布暂停在红海航行。红海水域的紧张局势意味着巴以冲突外溢风险加剧,已波及国际海运。跨境物流供应链,包括海外仓,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国际贸易的焦点。
2022年,疯狂了三年的跨境电商总算从疯狂中冷静下来。疯狂了3年的跨境电商仓储物流也总算从癫狂中冷静下来。作为境外重要的链接桥梁、新型外贸基础设施的海外仓,到底有多火?
2020年,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31.1%,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已超1800个,增速达80%,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
“中大件海外仓不是轻小件海外!垂直品类中心仓+卫星功能仓将是标配!利润流血点遍布售前售后维修配送服务要害,没有本土功能仓,中大件卖家将半身不遂?”
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超级创业者、师从行业著名海外仓前辈在跨境电商10年的客家阿妹,中链全球的海外本土仓业营销业务负责人,罗燕珊(行业昵称她33)为何发出如此骇人听闻的观点?她这观点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还是海外仓老司机的真切体验贴心建议?
这几年中大件卖家的跨境进步之迅猛,但也明显地他们深受南派流量第一流派的偏见干扰。在节目《停止译经走出洞穴工贸一体全渠道出海心魔》中提及到的只是轻小件产品跨境电商运营思维如何干扰甚至严重阻碍中大件跨境电商发展,尤其在海外仓盲目套用运用上,让他们大吃苦头?
为何在智能仓、智能化、AI横行霸道的2023年,包括亚马逊在内的各大平台以及融资圈地全球各种自动仓、智能仓、机器人仓的服务商们都在不断完善基于轻小件产品的本土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时,我们还要再讲独立运营的海外仓?
我们讲起中大件跨境出海,就必须放弃眼前成熟的所谓“中小件高周转爆款大法”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先进技术,转而回归在产品基础把配件繁多、供应商众多、用户使用场景复杂、售前售中售后问题多多的跨境电商基础本土海外仓客服服务先做好,再谈中大件产品的蒙眼狂奔?
而一昧模仿而一昧模仿高周转轻小件的海外仓运用模式把中大件卖家一步步引向深渊、举步维艰,本身是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海外仓,不仅成了乏味的鸡肋,还是有毒会吃下去会逐步中毒、休克甚至死亡的海外仓?
“中大件海外仓不是轻小件海外!垂直品类中心仓+卫星功能仓将是标配!利润流血点遍布售前售后维修配送服务要害,没有本土功能仓,中大件卖家将半身不遂?”到底如何应用优化改变中大大件跨境卖家海外仓越做越亏、越做越死的死亡螺旋?
【一】中链全球罗燕珊:10年跨境海外仓老人重新认识中大件海外仓
2022年,疯狂了三年的跨境电商总算从疯狂中冷静下来。疯狂了3年的跨境电商仓储物流也总算从癫狂中冷静下来。
3年前疫情刚爆发,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锚”,海外线上电商购物需求激增,海运费上涨导致备货成本增高,卖家对海外仓的需求达到了顶峰,甚至出现“一仓难求”的现象。
与此同时政府鼓励支持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2020年到2022年是海外仓暴涨的几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31.1%,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已超1800个,增速达80%,面积超1200万平方米。
图片来源:新华社报道视频截图
彼时,以大卖、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中大型仓库开始积极扩仓,而小型的“野生”海外仓也在扩增,他们租赁几千平的小仓库开始存储货物。到2021年底,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超2000个,海外仓总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
海外仓成了疫情期间卖家的救世主。在各品类、平台爆单的情况下,无论是轻小件、中大件,还是标品、非标品,卖家都可以批量提前备货到仓库,避免因物流漫长拥堵而断货或影响买家的收货时间,以维持正常甚至更高效的店铺运营。
当海外仓增长时,大家都忙着赚钱,无暇顾及潜在的问题,等到外部环境趋冷,隐藏的问题就一下子浮上水面。2022年底,我国跨境电商海外仓超1500个,总面积超1900万平方米。虽然数量减少了,但面积却是在增大,这意味着不少中小型海外仓在这场浪潮中死去。
进入2022年下半年,海外消费进入疲软期,与此前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卖家不备货反而开始清库存,海外仓空仓率提高,受到影响较大的是只做简单储存、发货的中小海外仓服务商和这两年进入捞金的“野生”海外仓,不少中小服务商在前两年踏着行业风口积极扩张,去年却迈入了生死存亡的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海运费下滑、专线、快递、空运等运力恢复正常,海外仓并不是大多数卖家必选项,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了累赘。
这也暴露了海外仓的缺点,资金、成本、人员管理、行业环境等全都是问题。海外仓需要压货意味着资金消耗大,如果卖家无法做好销售预测、完善的备货计划,就会导致库存积压或空余,严重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其次海外不可控因素大,受国际政策、突发事件、自然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在管理上也有难度,服务商在某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造成货物派送延误、仓库被查、货物被没收等情况,但卖家在国内却难以管控。
所以潮退后大量铺货卖家、轻小件卖家开始退出海外仓市场,产品型或品牌卖家以及中大件卖家成为海外仓的使用主体。实际上海外仓从诞生之初无人问津到被大肆鼓吹奉为解决跨境电商物流难题的灵丹妙药,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第一阶段的是大统仓阶段,轻小件、中大件各类产品都收,所提供的功能也很单一,只是用于帮助企业处理稳定控制如国外集货、仓储、发货等基础物流问题。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都不够成熟。
第二阶段是大统仓+大件仓的组合,增加了FBA中转、贴标换标、退换货等服务业务,不再限于单一的仓储功能,而成为一个整合仓储、头程尾程物流、退换货的集合体。同时由于空运、小包专线等方式愈发成熟便捷,海外仓更专注于大件商品,比如家具、汽配、运动器材、工具、乐器等不适合航空配送的商品。
疫情期间,中大件海外在C端的销售明显火热起来,在上篇《中链全球向雷:供应链物流优化乱炒作业? 中大件卖家咽喉处的达摩克利斯剑?!》中,我们就曾分析中大件产品在跨境电商中的增长潜力,各类数据都是大幅增长。以家具为例,亚马逊是欧洲最大的在线家居销售市场,尽管宜家以14%的市场份额占据专业家具零售商的头部,但亚马逊的规模几乎是其三倍,在欧洲在线家居用品销售中占据 39% 的份额。
这也让国内大工贸一体的中大件卖家意识到,中大件产品在线上直销是可能的,而海外仓与中大件卖家天然的适配性又让海外仓重新成为跨境行业的宠儿。但中大件跟轻小件海外仓是一样的吗?
具有10年跨境海外仓经验,先后在出口易、万邑通的两个海外仓龙头企业任职的中链全球海外本土仓业营销业务负责人罗燕珊表示:“中大件海外仓不是轻小件海外!垂直品类中心仓+卫星功能仓将是标配!利润流血点遍布售前售后维修配送服务要害,没有本土功能仓,中大件卖家将半身不遂。”
罗燕珊,行业内又称她为33,梅州客家人。从2012年起就进入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先是在出口易师从肖友泉,然后进入万邑通师从陈宏信,这两家都是跨境电商海外仓的行业翘楚。2018年33与中链全球的创始人向雷相识,到了今年年初,33终于加入中链全球,持续壮大中链的队伍。
作为跨境海外仓的老司机,罗燕珊为何发出如此骇人听闻的观点?是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还是作为专业人士的真切体验贴心建议?
为什么在亚马逊等大平台以及融资圈的全球各种自动仓、智能仓、机器人仓的服务商们都在不断完善基于轻小件产品的本土仓储物流管理体系时,我们还要再讲独立运营的海外仓?中大件海外仓与轻小件海外仓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 中链全球罗燕珊:乱抄作业!中大件海外仓不是轻小件海外仓!
通常来讲,海外仓有三种。一种是自建仓,由卖家自己建造的海外仓库,卖家可以自己掌控和管理仓库同时还可以租赁仓库,例如乐歌;第二种是平台仓,是依赖平台建立的仓储物流体系,以FBA为典型;还有一种则是第三方海外仓,由第三企业提供海外仓服务,优点是资源配置较好,进出市场灵活。
早先有一批卖家试图在海外自己建设海外仓,但大多失败了。因为仓库规划、货件进出库、订单管理等专业的物流知识并不是一时卖家可以掌握的。于是平台仓和第三方专业海外仓成为卖家更常见的海外仓选择。
但在平台的物流体系越来越健全完善且便捷的现在,中链全球是凭什么能够拿下三十几家亿级、十几亿级的核心客户?以亚马逊为例,今年亚马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据亚马逊的最新内部数据显示,其在美国的年度配送量首次超越了竞争对手UPS 和 FedEx,预计在“黑五网一”之前将运送总计48亿个包裹,2023年末将达到约59亿个包裹。
图片来源:Amazon
罗燕珊解释道:“卖家的属性有很多,在早期很多卖家从亚马逊、eBay等平台起家,这时他们专注于平台仓这种逻辑是没有错的。但是卖家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况且现在流量越来越贵,卖家有多栖发展的需求,扩展独立站、B端、C端等多渠道或新的国家和市场。在这种情形下,卖家的物流网络覆盖必须需要全链条全方位的,而自建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尤其是中大件的产品属性就决定了卖家不能全部只在亚马逊这一单一体系,而应该要去考虑多渠道甚至全渠道。例如沙发、床垫、跑步机这些更依赖于线下体验的高客单价中大件产品,多渠道甚至全渠道布局是提升品牌力、获得销售增长的重要方式。
其次工贸一体在转型跨境电商设立自有品牌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原有的分销业务,所以工贸一体卖家很多不仅仅在亚马逊2C体系,还有2B分销、独立站、甚至一件代发多个销售渠道。
在多场景销售的情况下,同一批货物,对应需求可能涵盖进出仓、一件代发、B2B分销、中转分拨等多种服务需求,而第三方海外仓就能够帮助他们覆盖多元化订单履行。
再者欧美跨境电商越来越卷,竞争也越发激烈,卖家也愈发意识到真正本土化经营的重要性,本地物流派送、本土售前售后服务、本土合规对于中大件卖家提高运营效率、复购率、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增强品牌力来说至关重要。
通常讲到本地化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是税务合规,在美国或欧洲注册一个本地公司,拥有税号商标,在清关税务上实现本地合规。但这只是起点,拥有了本地的东西,要有效运作起来才是关键。
而海外仓就是连接国内外贸易的桥梁,坚实地支撑起大大小小的卖家们实现本土化运营的道路。
“从全球跨境贸易来讲,现在头部效应更加明显,中大件的工贸一体卖家如果没有办法把货在当地设仓储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和现在已经成熟的10亿级、几十亿级以上的这些卖家去PK的。海外仓是能够兼顾买家体验和同时把税务风险、时效风险降到最低的方式。”罗燕珊表示。
“当然本地化的经营是有难度的,并不是没有难度。但这种难度是可以前置化的,而且能够让卖家后期的经营发展能够有个突破性的发展的一个护城河。如果说没有办法把这个护城河搭建起来的话,可能在未来的市场占有或者本土化服务上面,没办法保护卖家的跨境贸易长久持续的经营下去。”
随着跨境电商从单一渠道到多渠道,从贸易型到工贸一体产品出海的升级迭代,卖家对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与轻小件不同的是,中大件产品一般是非标品,不同产品的拣货包装、头程尾程运输方案完全不同,而且用户使用场景复杂、配件繁多、对运输操作的专业要求高、售前售中售后问题多,所以中大件的海外仓服务商必定顺应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去改变自己的业务逻辑,逐渐衍生出了精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以灵活支持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中链全球在服务颗粒度就做到了十分细致,对于B端或大C客户的自提货服务,根据不同的货型,可以根据重量、体积、包装材料及货物运输要求设计货物打板方案。“在自提服务上,我们可以实现快速打板,基本可以在一天之内把客户的打板需求精确到打板数据。比如精确到1.2×80×1.8的版上面能放多少个箱子,但80%的服务商可能只是告诉客户需要多少个版。”罗燕珊说。
图片来源:pixabay
如果是小C端的消费者,中大件的打包配送逻辑跟轻小件也是完全不同的。“就比如我们有个3D打印机的客户,他希望我们能够提供本地一面多单的支持,因为像3D打印机、家具等中大件零配件众多需要发多个包裹。那怎样能够做到信息、货品正确同时节约成本,是要几个零配件打包一起发,还是一个一个发,这就是我们要考虑的了。”
为了节省本地派送运费、确保配送信息正确同时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针对C端消费者,中链全球海外仓的大件产品在出库时,所有的配件会进行精准化的一对一的人工打包,针对不同货型也会制定合适的打包方案,力求降低成本。
中大件的另一个痛难点就是退货。这些高客单价的产品可能并没有全部的损坏,直接丢弃了浪费,产品回流国内成本又太高,而中链全球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卖家把退货产品的零部件拆开,撇除坏的部分,然后把所有的零部件按sql入库,即使重新上架也不受影响,产品做到最大化利用,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与中大件海外仓不同的是,轻小件海外仓大部分都是标件,所以无论是平台的海外仓还是第三方轻小件海外仓,他们的核心要点都是高效率、高周转率,达成快速的拣货配送。于是轻小件海外仓与中大件海外仓形成了两极化的优化路径。
对轻小件海外仓来说,智能化、AI、大数据的应用是其未来产业升级优化的方向,包括自动化库存控制,智能分拣,机器人搬运等,将大量运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海外仓运线的高效管理和物资的实时监控。
相较于轻小件海外仓的仓配功能,中大件海外仓更直接参与了全球贸易的价值链分工。“我们是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优化成本的,真正帮助他们优化供应链,而不仅仅只是在本地派送。”
但陷入“洞穴囚徒”的中大件海外仓一昧模仿高周转的轻小件海外仓模式,却一步步把卖家引入深渊。本身是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海外仓,不仅成了乏味的鸡肋,还是吃下去会逐步中毒、休克甚至死亡的海外仓?海外仓就一定是千篇一律的智能仓、高架仓、无人仓吗?
【三】中链全球罗燕珊:洞穴囚徒 被轻小件海外仓害死的中大件卖家
为何说中大件卖家是盲目学习轻小件跨境出海经验的洞中囚徒?
洞穴隐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著名隐喻,在漆黑的洞中,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墙壁。他们四肢被束缚着,只能看到对面的墙壁。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些特定的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洞穴是全部的世界。
柏拉图洞穴囚徒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跨境电商是在中国华南地区最先发展起来的,我们称其为南派,尤以深圳、广州为主。这里早先分布着大量的批发市场,所以形成了以贸易型为主的跨境出海卖家集群,他们追求上新速度、效率,以流量运营和打造爆款为核心。
而近几年因疫情和“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鼓励才逐渐转型跨境电商的华东的北派中大件卖家,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受到已经“战果累累”的南派卖家的影响。在经验受限的情况下,他们天然认为跨境出海就是广深卖家拼流量、拼成本、高周转的模式,但两者的逻辑其实并不一样。
中大件卖家与工厂深度绑定,拥有产研销一体的天然优势,产品就是他们的武器。围绕产品力为基础和核心获得用户基础,进而进一步提升卖家的技术水平、物流效率甚至资金稳定的运营体系才是更契合工贸一体卖家的打法。
所以工贸一体出口的企业,它的需求其实跟我们传统的流量卖家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物流运输及海外仓的运作上与轻小件的逻辑完全不同。
轻小件通过小批量多次测试快速打造流量爆款,所以需要产品的快速周转和快速的派送速度,而中大件是非标产品且体积大配件多,根据货型的不同,在包装、储存、配送及退货等环节上就会有大量不同的操作细节。相比起配送速度,还需要更专业化、细致化、个性化的深度物流服务。
以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在一直仓库自动化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工业机器人车队,部署超75万台机器人。包括2022年6月推出的第一款自主移动机器人 Proteus,将机器人技术安全地融入到与人类相同的物理空间中;以及新的机器人处理系统,特别是 Cardinal 和Sparrow,它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和AI,帮助检测识别、拾取和处理库存中单个产品,以实现自动化分拣。
亚马逊最新机械臂Sparrow 图片来源:Amazon
其竞争对手沃尔玛也表示,预计到 2026 财年末,其约65%的商店将实现自动化服务。
但亚马逊机器人技术产品经理Jason Messinger表示,Sparrow 只能处理三分之二的最简单的拣选和包装箱。“对于真正复杂的货件,我们仍然绝对会利用我们的员工。”这也表明了中大件在操作上的难度。
罗燕珊认为,中大件基本上都是重量大、体积大、配件多、不规则的产品,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较成熟的智能化设备可以搬运沙发、跑步机这些大件产品,如果有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能得不偿失。
其次,中大件产品对于拣货精准度和拣货线路的依赖度没有那么高,相反地,它反而依赖仓库管理及操作人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因为有大量的非标是需要人手去介入的,例如零部件的组装、拆卸、分拣,不同货型产品的打包方式、运输方式等。
也正因为这样的运作模式,让中链全球有了另一个优势——低成本。“有一个卖家问过我,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客户的报价底线之下,还能给他降1-2欧的派送成本。这其实就归结于我们的成本控制。”罗燕珊说。
“这涉及到成本的转化,如果我们是非常智能化的仓库, 我们的运营总成本包括智能化设备的成本,非常高要求的IT人员的成本,还有足以支撑智能化设备运作的大型仓库。但是我们的仓在3000-5000平方米之间。仓库不见得很漂亮,但我们第一要义是先把成本都省下来,所以我们能够在我们现有的报价规模里面,真正的做到合理利润下面的让利。”
中大件产品对设备与系统的要求不高,但服务商在专业度、灵活性、定制化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能力却是不可或缺。如果一味模仿轻小件海外仓高周转的打法,没有深入优化供应链,依靠中大件海外仓做真正本地化的服务支持,那么卖家的利润早在遍布全身的各个出血点流光。
例如头程时选择的发货运输方式、清关方式,不同产品的包装方式导致体积毛重的不同,大件是不是要拆箱等,都会影响卖家的费用。在尾程派送时扣除仓储派送费外往往还加上各种服务费、人工费、增值费,如果没有中大件海外仓做专业性的支持,很容易在各个细小环节上被“黑”光利润。
其次,在退换货、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上,如果没有海外仓做本土个性化的支持,帮助处理售后问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将大打折扣且造成卖家成本浪费;如果卖家另找团队,又是另一笔高昂的费用。
而只有回归产品基础上把配件繁多、供应商众多、用户使用场景复杂、售前售中售后问题众多的跨境电商中大件本土服务先做好稳稳扎根,才能让中大件产品良性、健康地高速周转起来,进而进一步在当地开枝散叶,成长起来。
话又说回来,中链全球又是如何通过“垂直品类中心仓+卫星功能仓”帮助卖家堵住利润出血点的?
【四】中链全球罗燕珊:中心仓+卫星功能仓 堵住中大件卖家出血点!
据了解,目前中链全球在德国杜塞、不莱梅,英国利物浦,美国洛杉矶、休斯顿、新泽西等地陆续建立海外仓,拥有全球7个海外仓占地面积3万㎡。
每个仓库的面积在3000㎡-5000㎡之间,相较于市场上常见的1万㎡-2万㎡起步的仓库,中链全球的仓库并不算大,但这其实也恰恰是未来海外仓发展的一种趋势。
中链全球海外仓布局 图片来源:中链全球
在前文介绍到,跨境电商海外仓经历了从大统仓到“大统仓+大件仓”,从混乱到慢慢正规的阶段,但随着卖家业务不断地升级迭代,特殊场景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针对对某一些品类的中小型的专业仓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以前因为卖家在单一平台比较多,一个物流商要满足一个卖家的所有的物流需求,基本上是可以的;但是现在一个卖家要找到一个物流服务商,能够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是很难的。这就是大仓和专业小仓的区别。”罗燕珊讲道。
对于大而全的海外仓来说,它的优点是各种类型的货品都能够覆盖,但在专线、空运、小包、铁路、公路等跨境电商全球物流解决方案越来越完善之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为了缩小差距大型海外仓提高必定会往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的方向优化以提高周转效率,但这也是问题所在。这些大而全的海外仓无法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本土服务,又或是看不上细小业务带来的增值,不会为了个别客户特别改变原有的业务逻辑。
这是大型物流企业的商业基因所决定的,但同时也为垂直专业的海外仓提供生长的土壤。中链全球目前海外仓的布局形成了“垂直中心仓+功能海外仓”的模式,以多种不同属性的仓库作为不同服务方案的支撑点。
中链全球大货中转业务 图片来源:中链全球
即使都是中大件,不同品类的操作细节仍回有所不同,所以中链全球选择以垂直品类中心仓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即针对一些中大件产品,中链全球形成了标准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以后,再去横向扩张品类,把类似体量、类似品类和市场需求的产品集合在一个仓库里,再集中操作。
同时作为中心仓的概念满足2C和2B两种模式。即进行2C尾程派送,同时也可以拆派到2B的客户群,亚马逊FBA、Wayfair等各个平台或是满足客户的自提服务等,减轻卖家或是分销商的库存压力以及方便就近调货。
而在卖家担心的库容及动销问题上,中链全球会定期每月向客户提供报告,除了基本的头程的指标、入库的指标、出库的指标,尾程派送的指标,卡派的指标之外,最终还会呈现一个指标——库龄的指标。这是体现一个仓库是否健康的关键。
罗燕珊补充说:“如果到了旺季年底,为了让卖家能够快速的周转货物,我们会考虑一些举措,包括给一些不良品处理的建议,包括本地分销,售后维修等,让客户的货重新激活起来;或者针对货型做尾程派送的方案、优惠去刺激客户的运营。这个时候加速周转对仓库、对客户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正如前文所讲的,现在的海外仓模式,仓储配货只是其中最基础的功能,还需承担更多本土运营服务功能。包括品牌运营、渠道开发等实际问题,所以卫星仓孕育而出。卫星仓就是辅助仓的意思,因为它就像卫星一样分布在主仓的周围,帮助主仓承当一些货运业务,故称之为卫星仓。
2002年6月,我们发布了《背锅侠海外仓?跨境退货潮下龙头企业开搞中国仓?》,当时众多深陷海外仓的新老跨境卖家们,都在苦苦挣扎:跨境退货死库存挤爆海外仓,海外仓龙头企业主动开设中国本地仓服务等现象,其实都是给疯狂涌入一夜暴富的浅层海外仓服务商们所吹的送葬曲。这也意味着海外本土能力支持的重要性。
罗燕珊告诉我们:“除了仓储外,有些客户会跟我们提出零部件拆解分装,样品寄送、宣传资料定期更新等种种要求。这些需求都是需要一个仓去做承接的。”
“所以我们现在我们对外宣称的话,例如德国可能就只有不莱梅或杜塞尔多夫是我们作为2B、2C业务的一个核心仓库,但是我们周边还有很多仓库,我们有退件的仓,维修的仓,还有分销的仓,还有相对应做电池危险品货物的仓,虽然目前发展的客户群体还是比较小,但它是我们服务不同客户需求的支撑点。”
中心仓负责调货配送,卫星仓负责个性化服务支持,通过两者的无缝衔接配合,卖家布局海外仓时,真正将海外仓业务延伸至了整个供应链,实现仓配、认证、推广、运营等相互协同,形成业务闭环,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堵住卖家利润出血点。
在南派流量渠道打法逐渐失灵的今天,跨境卖家,尤其是产品为核心的工贸一体跨境卖家应该早觅出路,而精细化本土运营和深耕供应链,就是解决方法之一。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