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的eBay卖家,出口易肖友泉见证了跨境行业的岁月飞轮。小商品为早期跨境电商卖家缔造出了不少创业神话,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缺失附加值。总有人看不过眼,会选择转身。
出口易肖友泉:跨境17年从业,行业老兵的岁月飞轮与展望(上篇)
【一】
引子:
跨境电商是如何诞生的?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在步入21世纪时,随着留学、出国旅游、海外经商兴起,国内消费者托着亲朋好友代购国内没有的皮包、化妆品、手表。慢慢地,一批聪明人看见了其中的商机,以空姐、留学生、导游为主力的职业代购出现。这些大包装小包,大箱套小箱人肉背货的跨国“打工人”或许就是国内跨境电商的雏形。接着海淘网购异军突起,不止淘宝打出了“全球购”的口号,eBay、亚马逊等国外电商平台也渐渐为人所知。
(图片来源:pixabay)
一、2003年的eBay卖家,出口易肖友泉见证跨境行业岁月飞轮
在2003年,亚马逊还只是一个低调的线上书店,那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飞轮效应,连轮子最初的推力还没等到,更是丝毫不见日后电商霸主的样子。淘宝也不过刚刚出现,还在颤颤巍巍的学步阶段,国内很多人连电商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论跨境电商。
而此时,中山大学数学和金融学双学位毕业的肖友泉,恰好符合了跨境电商创业者的最大条件——能摸上电脑,并开设了他人生中第一个eBay网店。eBay是当时最红火的海外电商平台,几乎没有竞争对手。通过品类扩张及业务类型拓展,eBay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活跃买家。后来的2008年,是跨境电商的转折之年,这时卖家们开始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在亚马逊、eBay上开网店;还有一种是自己搭建网站销售产品,喜欢砸钱吸引流量,再通过流量带来盈利的独立站模式。这是以DX、兰亭集势为代表的第一批独立站卖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现在,他们都是平台型卖家。
在肖友泉看来,在原始的电商1.0时代,卖家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还不错的成绩,是吃了电商信息不对称的红利。信息有多重要?相传,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老板来内地谈生意,都是孤零零来,再孤零零去。不是自己真心喜欢奔波,而今天带了人了,转眼间“马仔”把这大大小小的档口摸清楚了,回去就能跟老板抢饭碗。
肖友泉的货源就是来自这些“档口”,每次从批发市场淘来电子配件、玩具、电池,eBay网店上的订单数总是能向上跳一跳。在2007年,肖友泉也做到了eBay中国的前十位。小商品为早期跨境电商卖家缔造出了不少创业神话,因为价格低廉深受海外消费者的喜欢,单单靠华强北的几尺柜台,就走出了不少白手起家的跨境电商亿万富翁。
(图片来源:pixabay)
当时,中国卖家一门心思扎进了小商品堆里,“1美元包邮”的产品往全球卖得欢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更适合跨境电商的物流服务。从中国本土发货的产品物流周期普遍拖得很长,即使是一般快递也要走上一周。虽然国际快递UPS、FedEx、DHL的速度快,销往美国只需要3-5天,但邮费格外昂贵。一个价值100美元的微波炉,光邮费就要300人民币,没有人会傻到做亏本买卖。所以,卖家们最爱的还是中国邮政、香港邮政等国际小包服务,哪怕需要2-15的发货周期,期间掉包、丢包事故频现,但便宜的价格让卖家们只要走量就都有得赚。
国内企业其实不乏研发产品、生产制造的基础,但是工厂做惯了贴牌代工、低价销售,而通过国际小包进入到海外消费者市场的多是”白菜价”的无牌产品。“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缺失附加值。总有人看不过眼,会选择转身。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