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ai创始人张奕:中国跨境电商产品“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鸿沟差异

作者:玲玲/阿米 发布时间:2021-01-28

“中国跨境,尤其DTC出海独立站,除需持续深挖物美价廉产品‘硬实力’,更要引入数据挖掘、AI智能客服等新工具支持的‘软实力’,改善服务营销,提升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价值。”Rulai创始人张奕表示。

【本文共四章节,此为第三章节】

靠自身吸引力,非强迫手段,达到说服性效果。

这是“软实力”的核心概念。

“软实力”一词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针对政治外交提出的,发展至今其概念在文化、经济领域也早已贯通自如。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与之相对的,“硬实力”则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通俗的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

“硬实力”是有形的载体,而“软实力”是无形的延伸。“软实力”也一直是“硬实力”登上商界神坛的辅助器。

中国的跨境电商赛道更是如此。

一些把注意力放在质量打磨、品牌打造的“硬实力”基础上的卖家,也许会忽略购买体验的“软实力”的提升。

现在早已不是只要砸钱投产品、投设备,买家就会乖乖把钱送进卖家口袋里的时代。特别是跨境赛道上人才辈出,高精尖端的产品比比皆是,买家的服务体验逐渐成为品牌建设的考核之一。

“中国跨境,尤其DTC出海独立站,除需持续深挖物美价廉产品‘硬实力,更要引入数据挖掘、AI智能客服等新工具支持的‘软实力,改善服务营销,提升客户命周期管理价值。”Rulai创始人张奕指出

如今中国跨境电商的产品,手指一秒钟的点击,外加漫长的等待,货物就会漂洋过海地来到身边,因为价格和质量的优势,一定程度地稀释了售前售后的困扰,可蕴含在困扰背后的“软实力”提升问题却还是存在。

近年,欧美跨境卖家逐渐往“去品牌化”方向发展,在沟通服务上可谓下了不少功夫,但中国卖家还停留在专攻产品“品牌化”阶段。

中国跨境电商产品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鸿沟差异一直存在

在品牌集中提升的大趋势下,中国卖家是否需要重新审视本土跨境服务的“软实力”是否有所作为?

2013年以前,跨境B2C市场几乎都是独立站的天下,代表性的独立站玩家如DX、兰亭集势等都红极一时。2013年以后,具备品牌思维的平台型电商强势崛起,eBay、亚马逊、速卖通、wish逐步成为主流,相应地,独立站的建设更是越来越吃香。

在资本疯狂入驻平台、建站追逐品牌化的道路上,跨境卖家是否该花点时间思考缩短“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的鸿沟?

张奕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物美价廉确实是中国产品出海的钢筋铁骨,但终究需要售前售后的血液充盈。

若“硬实力”不与“软实力”碰撞,二者始终处于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那么钢筋铁骨未来也与空壳无两样。

据了解,中国跨境消费年轻用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退换货难占据了60.6%,等待时间长及运输成本高分别占据47.9%和45.1%。可见售后服务的质量亟待提升。

(图片来源:eMarketer)

之前提到,跨境电商的售前售后客服一般面临着三个问题:时差,语言和客服人员。

面对跨境赛道现存的客服痛点,张奕认为,Rulai的AI智能客服,显然就是为跨境卖家送来新鲜血液的。

“中国企业本身能力是相当强的如果把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做好,那么潜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经验和数据技术,能够把中国品牌的软实力做得更好帮助中国卖家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

跨境电商会面对多国的客户人群,但是要求客服人员精通多国语言并不现实。

让服务“软”环境培育发展品牌“硬”实力

不用靠打物美价廉的招牌,提升买家好感,AI智能客服带来的“软实力”就为卖家带来了想要的品牌溢价。无论是从利润比例,还是从持续收获的时间节点来说,与捡产品价格差的模式有本质的不同。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已有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

{{ item.comment_content }}
{{ item.show_time }}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