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跨境电商物流,遭遇大环境物流产品价格涨跌或者如苏伊士运河被堵等不可抗力影响,出现服务纠纷或者费用增加,也是常见事情。关键是如何面对问题和妥善处理善后。
《谁在控制中国跨境电商命门》中第二篇,共四篇
2、谁是有担当的物流? 资金断裂疑似跑路“4.15丰邦物流事件”始末
正当国内跨境电商卖家被疯狂的跨境物流急得抓瞎之际,不少卖家却被浙江一家货代公司疑似资金断裂跑路疑云弄得团团转,生怕钱货两空。
公开消息显示,传言浙江丰邦物流有限公司因其资金链断裂,利用其经营货代公司侵吞300多位货主的物流费(高达1300多万人民币),造成目的港无法缴费无法提货,牵连到300多家客户的货物。
据了解,如果承运方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货并拖欠相关的物流费用,被承运的货物将在目的国被拍卖,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将以亿计算。截至目前,已经有56个集装箱的货遭到船运公司、国外仓库的扣压。
“我们没有跑路,我们只是资金困难,因为我们责任给卖家造成的损失,我们自己抗”!
4月18日丰邦物流发布公告称,本次事件因合作代理资金周转困难,从而突然对账期进行收缩卡提单。丰邦物流后续虽然陆续打款给合作代理,但合作代理没有按照先后到港顺序放提单,导致在国外港口产生大额滞港费,最终导致客户的50多个集装箱被代理公司留置。
“后续如海外产生其他任何费用将由头程货代公司全力兜底承担。”
(来源:丰邦物流)
4月26日,义乌警方公布“4.15丰邦事件”调解方案:
由于丰邦物流资金链断裂,无法承担原本包含头程运费、海外仓费用、滞箱费、滞港费、关税、报关费等相关费用,此次费用将由原货主承担,丰邦则根据实际支付金额给每位货主出具该有公章的借条,资金由义乌市国际货代协会公帐代管。
(来源:义乌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跨境电商物流,遭遇大环境物流产品价格涨跌或者如苏伊士运河被堵等不可抗力影响,出现服务纠纷或者费用增加,也是常见事情。关键是如何面对问题和妥善处理善后。
物流企业,提供的不仅是订单履约的服务,更是提供对卖家/货主信任对履约服务,出现异议不是关键,如何处理异议才是关键,更不用说是要借其他名义、打压发出异议声音的货主或媒体。
4月27日,在我们第一篇分析稿发出后,便也收到来自Sf的“善意提醒”。
值得关注的是,在义乌这一份调解声明中,除了案件内容以外,还有几点尤其有趣:
其一,此次调解中,核算海运价格竟然高达22元/公斤,堪比空运价格,但与海运拥堵和末端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方收益激增?谁在炒高价格?
公开消息显示,4月6日中远海控发布披露业绩报告单季度狂赚155亿,仅1天就赚1.7亿相比,这时候的涨价不管是对于义乌的卖家乃至是全国的的跨境卖家来说,都显得格外辛酸,跨境卖家似乎更像是在给不同的船公司或者一层层分包的船代、货代打工。
其二,虽然丰邦物流表示,将积极应对当下困境,妥善解决货物问题,但义乌当地货主已成了“惊弓之鸟”。而与跨境物流背后相关的货代诚信问题,也再次被浮于水面。
一方面, 近年来,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燥热货代人群闻风而动。从业者基数大,行业标准不清晰,也给了某些打着“货代公司”的幌子、实则行诈骗之实的企业以机会,而新入场的各路卖家便成为鱼龙混杂货代圈里的的新韭菜。
另一方面,行业资本融资频频、行业服务商韭菜联盟炒作,新晋卖家被大大小小、零零碎碎鼓捧的“行业新闻”蒙蔽双眼,加上识别风险的能力低,风控和管理能力不足,自然容易被一步步陷入物流圈里的“货代”骗局。
三、一面是火,一面是冰 谁在给跨境物流行业泼“冷水”?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系列分析内容:《顺丰折翼跨境梦断?2018年数亿卖家丢货风波再起?》提及到,无论是2018年顺丰国际与百余卖家“2018俄罗斯丢货事件”纠纷的始末和当下,还是上文提及的疯狂海运和“4.15丰邦物流炸雷事件”,现实是,跨境电商物流的复杂环境,注定物流的交付与订单履约,将会长久成为横亘在国内跨境物流供应商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营效率的提升的一大难题。
但同时,这也将成为包括顺丰、极兔等国内跨境电商新老物流企业抢占跨境新业务卡位布局的新机遇。
“未来,类似顺丰和其他国内物流巨头在欧盟境内开展尾程运输网络基建、包裹交付业务优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触及当地一些棘手的政治问题,但这些企业依然有足够的实力去突破瓶颈,在欧洲尾程物流体系上实现“破冰”。因为包括物流在内的中国品牌在出海中,其物美价廉的优势,优质的服务已越发被欧洲客户认可。”许彬补充说道。
一方面,国外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新卖家疯狂入场,贸易订单的增长刺激了对货运出口的强劲需求,新物流机构也开始闻风而动,此起彼伏;另一方面,传统老牌跨境物流公司也在蠢蠢欲动——物流行业内兼并实现强强联合的消息不断涌现,海外拓展新线路和新市场的动作也层出不穷。
国际方面,去年马士基豪掷5.45亿美元收购北美知名第三方物流Performance Team押注电商物流和跨境网络服务能力。
今年1月,联合包裹(UPS)决定出售UPS Freight业务给加拿大卡车运输公司TFI,旨在最大限度发挥UPS Freight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国内货运市场同样暗流涌动。
顺丰为寻求竞争优势和新增长市场,在4月份决定联盟东南亚物流供应商新贵——嘉里物流,以175.5亿港元(合22.6亿美元)收购其 51.8%股份,以完善国际业务战略布局。
“联姻”嘉里物流,是顺丰继2018年以55亿收购DHL(敦豪)中国供应链后的又一历史性合作。
从国际和国内货运市场的并购实现强强联合的势头来看,疫情既成了识别物流企业进入跨境电商行业模式发展是否可持续的筛选器,也是物流供应商自我革新行业洗牌的加速器。毕竟在如今的龙头竞争时代,物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重点必然会放在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新业务卡位布局。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