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如今卖家从平台型卖家,通过SaaS建站进入独立站到站群模式走向自建站、app、社交媒体等二类电商等多渠道的销售模式?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离开舒适区对现在的卖家意味着什么?套现离场还是黯然消失在历史?还是不甘堕落、奋力一搏、绝不躺平、致力于跳出“温水煮青蛙”陷阱?
摆脱舒适区,改变自我。关于舒适区的概念想必大家多少都了解过,而在工作上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意志力来摆脱懒惰,不贪图、不躺平,到不舒服的地方去,通过吃苦耐劳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舒适区有多强大?答案是其强大到可以超过生存的欲望。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心脏科医生转述心脏病患者,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就必死无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仅有七分之一患者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而其余的人虽然也想活下来,也该知道怎么做,但就是没法走出舒适区。
这个案例放到跨境电商行业里,同样照样成立。怎么说?
比如在物流层面,在经历了2年卡脖子的物流成本和流量获取成本轮番打压后,本身外界成本的上涨,就已经倒逼着卖家们,要强化自身对物流整个链路服务认知、对关键数据理解和沉淀。但依然有部分卖家仅停留在‘如何得到更便宜的物流’问题上,只关心最后利润、成本、这些数字,而不去从每个环节的总账下手。
部分卖家如此,部分物流服务商也难逃行业“舒适区”带来的诱惑:在物流生态需要更上一层以支援行业往前迈进的时候,提供的服务依然还处于早期资源整合阶段,仅重视用户初级需求的阶段,而不去动手打造更优质、先进的技术产品,去整合本地仓储物流资源,完成版图和事业。
另外在流量层面,其实不管是平台、独立站、还是说盛行的社交电商,任何渠道在流量层面都是殊途同归,最后落脚在将产品核心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实现让用户从感知产品到购买、转化、传播和复购上。
卖家们对于流量相关概念认知都不少,行业媒体也在反复灌输、甚至提前预警,警惕风险的卖家会对此做出应对措施和考虑,但也有部分“左耳进右耳出”卖家,继续安于现状,选择简单回到过去,不留余地的低水平拉锯模式。对他们对来说,这个过程需要耗费更多的人物力,见效也不会立竿见影,远不如直接砸钱来得更快。
(来源:pixabay)
最后,合规风控层面也是跨境电商行业安于现状的“重灾区”。从目前行业现状看,追求短期利润爆发仍是不少卖家的战略重点,在没有外力介入的状况下,对知识产权侵权、偷税漏税、泄露滥用用户信息的问题上,抱有侥幸心理的卖家恐怕不少。
对于部分为短期巨额利益游走在灰色地区的跨境电商企业而言, 他们并非不懂如何去合规,对灰色交易背后的风险也并非不了解,就算是了解,也是抱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占了不少数……
【原创申明】为了更好保护支持原创内容和对忠实读者负责,本网站跨境阿米SHOW(网站地址:www.amishow.com)及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微信号:amishow321)刊载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有内容,除签署正式付费转载协议伙伴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修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或本公众号的内容。本网站或本公众号部分引用资料只代表原作者意见,不代表本网站www.amishow.com或者本公众号『跨境阿米SHOW』任何立场,如发现本站文字存在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微信号:amishow01」「邮箱copyright@amishow.com」处理。
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参与评论
{{ item.user_info.display_name }}